建立日期 6163
關鍵資訊
● 這項meta分析的作者旨在確定:沒有冠狀動脈疾病(CAD)的患者發生急性缺血性中風(AIS)後,出現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。結果顯示,平均有52%的AIS患者出現了無症狀的CAD,發生AIS後一年內發生心肌梗塞(MI)的風險為3%。將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冠狀動脈狹窄≥50%。
● 儘管沒有心臟病病史,3%的患者在AIS後一年內仍然會發生MI,並且三分之一的患者都存在明顯的冠狀動脈狹窄。
專家評論
Peter Lin MD, CCFP
加拿大心臟研究中心初級保健行動負責人;LinCorp Medical公司醫學總監
對於中風患者,我們往往只關注到中風本身帶來的傷害,而忽略了其他血管床也可能受累。頸動脈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也同樣可能發生在冠狀動脈。因此,許多中風患者死於冠狀動脈疾病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這項meta分析的作者納入了8項研究,共涉及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47,229例。結果顯示,中風後一年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約為3%。雖然這個資料看起來不太令人擔憂,但研究者又對無症狀的冠狀動脈疾病進行了分析統計,可說是找到了一枚定時炸彈。
研究者對17項研究中,沒有心臟病病史,但接受了冠狀動脈疾病評估的4,869例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進行了分析。結果發現,52%的患者都存在冠狀動脈疾病。更令人吃驚的是,其中32%的患者冠狀動脈狹窄≥ 50%(CI,19%–47%;P < .00001)。
也就是說,每3名中風患者中就有1名存在明顯的冠狀動脈疾病。然而,對於中風後患者,我們往往沒有採取十分積極嚴格的治療措施。例如,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後,我們通常會積極控制其血壓、血脂並且調整生活方式等等;但在患者發生中風後,往往並沒有十分迫切地去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程。
這項研究證實了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於全身各處,可能見於任何血管床。雖然這項研究重點分析的是大腦和冠狀動脈血管床之間的關係,但我敢肯定如果對主動脈、腎動脈以及外周循環進行分析,也會觀察到同樣的結果。因此,對於任何動脈粥樣硬化患者,都應當開展積極的治療,控制其所有的潛在危險因素。